醫學檢驗實驗室建設需兼顧安全性、功能性、合規性及可持續性,核心原則及實施要點如下:
1.生物安全防護
分區設計:嚴格劃分清潔區、半污染區、污染區,設置獨立通風系統(如負壓實驗室),防止病原體擴散。
個人防護:配備生物安全柜(BSC)、護目鏡、防護服等,高危操作(如病原體培養)需在二級以上生物安全實驗室進行。
廢棄物處理:設置醫療廢物專用通道,感染性廢物需高溫高壓滅菌后處理,化學性廢物按性質分類收集。
2.化學安全控制
通風系統:實驗室通風次數≥12次/小時,易燃易爆試劑存放區設防爆通風柜。
泄漏應急:配備吸附棉、中和劑等應急物資,制定化學泄漏處置流程(如酸堿中和、有機溶劑回收)。
3.輻射與電氣安全
輻射防護:X射線設備區域設置鉛玻璃觀察窗、輻射警示標識,操作人員需佩戴個人劑量計。
電氣安全:采用防爆插座、接地保護裝置,關鍵設備(如離心機)配置不間斷電源(UPS)。
二、醫學檢驗實驗室建設功能分區與流程優化:
1.核心功能區劃分
樣本處理區:獨立設置樣本接收、分裝、離心區域,配備生物安全柜和離心機專用排風系統。
檢測分析區:按檢測類型細分(如生化、免疫、分子診斷),各區域獨立通風且避免交叉污染。
結果報告區:設置獨立計算機工作站,與檢測區物理隔離,確保數據安全。
2.物流與人流分離
單向物流通道:樣本從接收→處理→檢測→儲存的流程單向流動,避免逆流污染。
獨立人員通道:清潔區與污染區人員通道分開,更衣室設置緩沖間(如氣鎖門)。
3.智能化流程設計
樣本追蹤系統:采用條形碼/RFID技術實現樣本全流程追溯,減少人為誤差。
自動化設備集成:部署全自動樣本分裝儀、流水線檢測系統,提升檢測效率(如日檢測量提升30%)。
